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书 河北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3月5日 一、公开陈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诚实守信,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慈善事业,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及误导性陈述,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责任。希望通社会责任报告开启与社会沟通的新窗口,架起与社会交流的新桥梁,广泛听取社会的声音,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二、企业概况 河北天柱钢铁集团始建于1999年11月,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河北省冶金协会正式会员单位,中国绿色发展联盟理事单位。公司始终坚持以“钢”为主、围“钢”延伸的发展理念,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钢铁、物流、供应链等多元化发展的公司平台。公司注册资金8.118亿元,年销售收入达200亿元以上。公司原址位于唐山市丰润区,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纳税超10亿元,是丰润区纳税第一企业。2020年公司响应政府号召,退城搬迁至海港经济开发区。 公司退城搬迁总投资140.2亿元,占地5232.96亩,现建筑面积约为135.01万m2,主要装备有318m2烧结机2座、120万吨链篦式回转窑1座、1780m3高炉2座、140吨转炉2座、8机8流矩形坯连铸机2台、6机6流高效板坯连铸机1台,H型钢生产线2条、850mm合金带钢生产线1条,配套80MW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机组2套、并流蓄热双膛竖式石灰窑4座、220KV双回路总降变电站1座、2.5万m³/d污水水处理站1座及2.5万m³/h、3万m³/h、4万m³/h制氧机组各一套等装备。 公司以退城搬迁为契机,实现了装备、设备、产品的全面转型升级。引入了烧结主抽汽电双拖余热利用、智能化无人料场、GBM行车、BPRT、900㎜厚料层烧结、煤粉自动喷吹、铁水“一罐到底”、声纳化渣、一键炼钢等130余项国际国内先进的冶炼与控制技术。 三、公司的社会责任观 坚持以人为本 公司认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是以人为核心来进行的,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劳动,离不开广大用户、供应商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只有坚持对他们施以回报,以关注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己任,才能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不竭活力,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坚持科学发展 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断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实现优质高效生产。与此同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诚信守法 公司严格依法纳税,遵守社会公德与商业道德,始终信守诚信守法的“三不"承诺:不通过贿赂、走私等非法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不侵犯他人的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不从事不正当竟争行为,积极与客户和供应商构建互惠共利的良性格局。 四、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职工权益保护 (1)保障职工劳动权利 依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管理制度,公司持续推行劳动合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规章制度,使公司行为有法可依,职工行为有章可循,从制度上维护和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公司2023年年末在册职工人数3828人,严格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 公司对职工的工作任务作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安排,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和超负荷工作。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工作时间和在休息日、休假日、节假日安排职工上班的,均事先同职工协商,及时给予职工补休或按相关法规付给报酬。 (2)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023年公司接收应届毕业生160人,本科生63人,大专生97人。公司通过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安排在相应岗位培养,极大的充实了人才队伍建设。 安全生产管理 2023年以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安全微课、实操培训、检修安全模块、信息化建设、安全改善提案等工作为抓手,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有限空间、外委外雇等专项整治工作,推行层级安全履职和重大危险源管控评价,不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安全工作目标,实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 公司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层级按履职清单落实安全职责。按照《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重新修订,并转化成分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履职表》,对履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对不合格项制定改进措施并在公司例会上通报,有效提升了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二)层级签订安全生产承诺。公司总经理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22份,各生产单位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362份、承诺书2700份、互保书2886份,形成了人人明确责任、全员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439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组织1664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委托第三方职业环境检测公司对各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均达到相关要求,顺利通过职业卫生“三同时”评价验收。 公司一直致力于维护职工职业健康安全,按法定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着实抓好现场整治,履行职业健康“三同时”审查程序。 节能降耗管理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建立健全了能源管理组织机构、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能源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制度等,建立了能源数据统计和能源计量器具统计台帐,配备了专业的能源管理人员;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配备了相应的计量器具,对各种能源介质和耗能工质进行了有效计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实施中水替代技术改造,将烧结、球团脱硫脱硝、带钢层冷补充新水改为补中水,技改后日减少新水使用量2613吨;组织炼铁厂对风机冷却、冲渣泵回水直接排入净环水池,减少冲渣池补新水,技改后日减少补充新水1018吨;对厂内雨水进行回收,7-10月共计回收雨水243039吨;对精脱硫蒸汽冷凝水进行回收高炉净环水池,日减少补水量约700t;23年荣获唐山市、河北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四)低碳环保管理 公司坚持以行业一流清洁生产与排放标准为标杆,综合应用BPRT、汽电双拖、皮带综合管廊、全封闭智能化料场、自动烧炉、高炉煤气全回收、煤气精脱硫、半干法与干法等先进技术与工艺;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等措施,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工厂;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5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20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30mg/m3。园区环保总投资达到28.5亿元以上,厂区环境按照4A级工业旅游标准规划设计,全厂封闭皮带管廊总长度48公里,建有钢渣综合处理系统、煤气回收系统等环保设备,已达到“废水零排放、废气全回收、热能全利用、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全达标”的目标。 公司投资1.27亿元建设的2x43万m³高炉煤气精脱硫工程,是省内首套采用高炉煤气干法精脱硫技术装备,该技术采用国际先进的NSAD纳米分子吸附工艺,对高炉煤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前端治理。经过精脱硫处理后,煤气二氧化硫排放数据稳定达标,保持在10-20㎎/m³的先进指标水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唐山市地方特别排放限值,在国内处领先水平,2023年9月评定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 (五)和谐劳动关系 2023年,总经办全面贯彻落实天柱集团职代会、经办会精神,围绕餐饮服务、总务保洁、职工住宿、职工通勤、文娱活动、服务新项目等重点工作,深耕细作,扎实推进后勤服务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紧紧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开展厨艺技能比武大赛,提升食堂的食品质量和厨师团队业务技能。搜集用餐职工意见建议,针对性加大餐饮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努力提升餐饮服务水平,提高职工就餐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坚持做好常态化巡检,深入排查办公场所、道路两旁等区域杂物,并及时做好清理清运工作,保证厂区干净整洁。开展厂区道路、公共广场、绿化带等区域绿化养护工作,增强公共环境美化程度。 开展星级文明寝室创建评比活动,引导职工共同营造卫生、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开展安全行车教育培训,提高驾驶人员安全意识,确保通勤车辆安全平稳运行。根据乘车人员增减动态,及时调整通勤线路和班次,保证职工上下班便捷。 (六)促进员工成长 创新人才开发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2023年公司共计组织各单位按计划完成各类培训922次,人均24课时,帮助员工树立目标、学习成长。 针对不同人群及管理的差异化需求,公司先后组织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钳焊培训班、体能考评等工作;为强化基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聘请开悟咨询公司讲师开展班前会改善培训,公司全体班组长参加,共计培训412人;聘请永锋咨询公司讲师开展人力资源知识培训,共计培训165人次;组织管理制度考试,共计32人参加;为增强中高层管理团队的能力,聘请美世咨询公司组织直指决策的战略型人才管理培训,培训112人次;聘请开悟咨询公司讲师组织精益管理与智能制造培训、问题分析与解决专题培训,培训90人次; 公司在职教培训模式上不断创新,建立了网络培训平台,实施网络化培训教学。从机械、电气、工艺、自动化等方面组织内训师选拔工作,共计组织两批次,选拔内训师89人,内训课程90门。积极组织内训师开展公司级培训,液压阀培训、变压器常见故障培训等培训项目,共计5场次,开创了职教培训工作的新局面,使培训效果质量不断提高。 (七)社会公益责任 基金会自2019年6月25日成立至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省民政厅的号召,持续开展公益项目20项,累计捐款约703万余元,其中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开展的扶贫项目,主要面向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子们,帮助他们减轻生活负担,同时帮助教师们改善教学环境以及硬件设施,更好的进行网络授课以及课后辅导等教学工作。不仅如此,基金会还以资金帮扶的形式,向丰润区关爱退伍军人基金会捐赠善款15万元,新冠疫情爆发向丰润区及海港经济开发区捐赠善款500万元,向衡水市社会福利院捐赠3万元用于孤残儿童的关爱活动,向海港区事务局教育处捐赠5万元现金,用于资助海港第七中学困难学生上学就餐问题等,基金会以发现社会问题、探索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己任,在创新、发展和项目的专业化上下功夫,以期为理性公益搭建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 天助慈善基金会2023年共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4次,公益捐助活动5项,捐助物资达20余万元,并以理事单位身份加入海港慈善基金会,有效传播和树立了天柱集团慈善文化和大企形象。 五、总结 公司将继续充分发挥产品特色,沿着精品加规模式的发展道路,开展延链补链接链专项行动,深入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以钢铁材料研发和制造为中心,吸引上下游企业、相关的服务企业加入形成动态联盟,共同完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达到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战略目标。 公司也将始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低碳的生产方式。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始终将推进节能减排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积极响应国家碳减排政策,紧紧围绕提升能效、优化用能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突破性低碳技术的应用,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实现“双碳3060”目标。 凝聚天柱力量,传承天柱精神,成就天柱事业。我们将聚焦钢铁主业,努力将集团公司打造成集“高端化、链条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制造服务为一体的钢铁制造强企。 |
|